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与师生共叙两弹精神(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5-09浏览次数:2

       4月19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得作客“胡瑗大讲堂”,以“核武器工程与两弹精神”为主题,追溯了两弹诞生的艰辛历程,以生动的事例向师生们传达了两弹精神。讲座由副校长马志和主持。
 汇聚英才 拳拳赤子心

        胡思得从核武器工程开启背景讲起:“新中国成立后仍受到战争的威胁,美国频频放出动用核武器对付中国的言论。为了生存和发展,1955年1月,党中央作出了创建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自此,一大批优秀科技人员满怀激情投入了这一重大工程。

        英才汇聚是核武器工程得以顺利展开的强力支撑。胡思得介绍了不少骨干力量,其中有宋任穷、张爱萍、刘杰、刘西尧等发挥领导作用的将领和干部,还有钱三强、王淦昌、彭恒武、郭永怀等科技精英。钱三强是湖州人,胡思得特意列举了他的三大贡献:推荐了一批在原子能院和科学院工作的专家从事核武器研究,将一些科研项目分担给科学院、高等院校以共同协作突破难关,并先行一步探索氢弹,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胡思得对这些科学家的事迹如数家珍。面对祖国需要,王淦昌、彭恒武一句“我愿以身许国”,就放弃手头工作立即参加核武器研究。身处美国的郭永怀不惜将十几年心血凝成的文稿投入篝火,以避免因掌握重要资料而被阻挠回国。被称为“核武器试验诸葛亮”的朱光亚早年在国外求学,曾联合52位中国留美学生发表一封公开信,号召大家回去建设祖国。而1961年苏联突然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正在苏联研究所工作的周光召、吕敏、唐孝威等中国科学家主动请缨,要求回国。其中27岁就被外国记者报道粒子物理方面成就的周光召,放下自己专业来从事原子弹研究,他说:“国家需要我,这是光荣的事情。”

        胡思得这样感慨:“能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工作,接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是我的荣幸,他们的学术造诣和献身精神都给我很大影响。”    
披荆斩棘 铮铮傲骨情
        胡思得用照片向师生们展示了研究道路上的重重阻难。设备简陋,条件艰苦,国际环境险恶,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用决心和毅力排除万难。照片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当时的情景:没有先进设备,科技人员用手摇计算器将上万个数据计算出来;在铝锅中浇注炸药时,由于化学反应会产生呛鼻伤喉咙的气体,每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锯炸药时,科技人员端着脸盆浇水降温以防炸药爆炸。
        胡思得回忆说,当时条件差,大家居住在用干打垒建成的房子里。这种房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土里,冬天保暖夏天通风,但是抵御不了高原上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科学家们只能在房间里烧炭取暖,第二天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地去上班。后来转移到四川,整天下雨格外潮湿,只能出太阳时放半天假去晒被子。领导干部们更是以身作则,把当时新建好的高楼给科学家们住,自己仍然住着帐篷,还把保暖四大件配备给了科学家们。
        除了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国际环境也不乐观。肯迪尼曾发表阻止中国成为有核国家的言论,为了防止核研究组织遭到军事性的破坏,组织决定将成员分散,以留下足够的有生之力来继续完成核研究的使命。除此之外,苏联撕毁协定令中国的核武器研究遭受巨大打击。胡思得表示,现实使中国人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核武器。党中央组织各方科研力量,形成遍及全国的科技攻关协作网,走上了核武器自主研究之路。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两个月之后,氢弹原理性试验爆炸成功。又过了半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相继突破原子弹、氢弹,这是史无前例的!”胡思得说到,“这是中国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努力的结晶,也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最好诠释。”
众志成城 两弹精神生
        我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从原子弹到氢弹两个发展阶段的跨越,胡思得说:“在这过程中,民主的学术氛围、先进的科研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家们的求实精神和责任感事业心更是铸造了两弹的辉煌。”
        当时处于学术领导地位的专家们虚怀若谷,形成了一种畅所欲言、平等讨论、教学相长的学术气氛。胡思得对此表示肯定:“发扬学术民主归根到底是为了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和积极性。”此外,科学家们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科研工作。在突破氢弹阶段,科学家们根据“矛盾论”的思想,分析内外因,理清了氢弹爆炸的大致过程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矛盾,从而明确了技术攻关的重点。

        胡思得提到当时氢弹的研究阶段正处于文革时期,研究受到各种阻碍。但于敏那一辈科学家们始终秉持求是精神,顶住了压力,坚持研究,才使得氢弹研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

        讲座的最后一部分,胡思得介绍了两位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科学家——郭永怀院士和“两弹元勋”邓稼先。郭永怀院士在飞机失事的最后一刻用身体保护装有机密资料的公文包。邓稼先身患癌症时,身体十分虚弱,他明知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依然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病榻上和于敏等几位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一份给上级的报告。胡思得至今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当时邓稼先在写字时头冒冷汗、手不停发抖的痛苦情景。
        胡思得表示,正是有像郭永怀、邓稼先等许多具有“两弹一星”精神的工作者的坚持和奉献,中国的核武器工程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和突破。他也对师生们提出了期望:“希望我们的年轻同学能把老科学家们身上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下去,为将来建设国家和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的掌声久久不息。工学院的张凯依同学说:“以前经常会在历史书和各种新媒体上看到科学家们的光荣事迹,但这次的讲座让我对科学家们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也给了我极大的感触,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