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守门人”单霁翔畅谈守望文化之“匠者仁心”(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0-28浏览次数:1

    6月22日晚,故宫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单霁翔教授做客胡瑗大讲堂,以“匠者仁心——一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追求与梦想”为题,为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故宫之旅。本次讲座由党委副书记黄建平主持。

 

   
    晚上7点,大会堂内座无虚席。白衬衫、黑西裤,一双标志性的老北京布鞋——单霁翔院长在全场师生的期待和掌声中走到台上,用他渊博的学识和风趣的谈吐,将一个格外生动的故宫,展现在现场每一位来宾的眼前。

   
故宫的挑战是服务好每位观众

   
    故宫久负盛名,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中国文物藏品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接待访问人数居世界首位的博物馆。上岗第一天,单霁翔却说这些世界之最他都没感受到——70%的范围不对外开放,99%的藏品沉睡在库房,80%的观众都是目不斜视地往前走,有多少人把故宫当作博物馆呢?

 

   
    “我认识到,比起世界之最,人们通过这次博物馆之旅究竟获得了什么,也就是我们这座博物馆究竟给人们奉献了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坚定着让每个来故宫的观众都能有最好的参观体验的信念,单霁翔大刀阔斧地指挥了整改。

   
    与过去的纷杂相对比,如今的端门广场不见低格调的私人展览和商贩小铺,售票窗口增至30个,极大地缩短了购票时间。“我们要让每位来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最多花费三分钟买到票,哪怕是旺季,排队也不能超过一刻钟”。为了让每一位观众有尊严地休息,广场上新设了200把3人座的椅子,围着广场上的56棵树分别放置了能同时供12人休息的树凳,如此一来就没有人会在空地上、树坑里、台阶边坐下休息了。端门整改过后,单霁翔的整治行动对准了午门广场。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故宫博物院的正门。几十年来,贵宾的车队从中间的门驶入,而观众凭票从两侧的门进。观察到两侧的门前总是排起长队,中间的门却长时间空着,一天至多接待车队两三次,在大家的商讨下,他发出公示:禁止任何车辆进入故宫的开放区域。从前用来“礼遇”贵宾车队的中间的大门,也与左右两侧大门一样打开,迎接所有观众。虽然有人提出“礼遇”的考量,但是在单霁翔看来,这是一个文化尊严问题,也是关乎广大观众的权益问题。此外,放眼故宫,每个问路多的地点设置清晰准确的指路牌;配备掌握多种语言的自动讲解器来帮助观众了解故宫悠久的历史;增设女性专用卫生间解决卫生间排队的尴尬问题;在参观区域设置结实、舒适与环境协调的座椅;制定“一片垃圾不落地”的保洁标准等——故宫博物院在不动声色间最大程度的去满足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一切人性化的需求。

   
    过去,观众们总抱怨大殿里漆黑一片,看不清里面的陈设。单霁翔解释道,这其实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木料易燃,故宫作为世界遗产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消防部门不同意通电;大殿内陈设的都是具有600年历史的原物,更不能经受长期的灯光照射。道理很硬,但真的不能改变吗?在工作组的努力下,故宫经过一年半的研发,选用不发热的冷光源,采用远离古建筑的散射照明模式,从此整座紫禁城就被点亮了。

    
    在故宫历时3年的环境整治活动中,最艰苦、工作量最大的的就是拆除临时建筑。故宫里的临时建筑总面积达14800平方米,其中彩钢房的安全隐患是最大的,它便于搭建却不阻燃,一朵烟花或是一个烟头就有可能引燃它。如今,所有的临时建筑都已经被拆除,人们再到故宫博物院,欣赏到的是绿地、蓝天、红墙、黄瓦的美景,见证了“把壮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一诺言的实现。

    
工匠精神  让文物活起来

   
    十多年来,故宫进行了大量文物建筑修缮工作,供人们参观、欣赏的同时也弥补了历史的缺憾。众所周知,这项工作对科学性要求极高,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保持改变文物的原状,还要进行传统工艺、技术等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乾隆花园里一块原材料达二十多种的匾额,全部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修复,在外观上没有丝毫的改变。2016年,一部展现文物修复过程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评分高达9.4分,其中70%的点赞来自在校学生。单霁翔感慨道:真正有文化底蕴的好纪录片,还是很受年轻人的欢迎的。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习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单霁翔从事文博工作多年,“活”起来这一开创性的概念让他感到很振奋。文物一度被认为是属于过去的,它们毕竟失去了原初的功能,只是今天被展示、研究的对象。但是这些古代的遗存应该要有灿烂的历史,而且应该拥有有尊严的现在,更加健康地走向未来;它们是有生命历程的,它们应该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中——这才是对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遗憾的是,当下大多数修复文物的过程并没有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它们往往被使用部门、保管部门送到修复部门,让专家学者凭经验修复。单霁翔院长认为,文物和人一样,若是“病”了,也应该经过分析和诊断并接受科学的治疗。为此,故宫成立了人类社会第一所文物医院,配备了200名文物医生,用科学的手段为世界上每一件珍贵文物提供“诊治服务”。让文物“活”起来,不仅仅是要修复它们,更重要的是把它们从仓库带到人们眼前甚至直接投入到使用——闲置了一百多年的畅音阁,如今成为了戏曲馆,大戏台恢复了它曾经的功能,去年甚至还邀请特朗普观看过《美猴王》。

   
展览走出红墙 将文化传递给亿万观众

   
    要履行文化传承的职能,将故宫文化关在这四四方方的紫禁城内是不够的。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文博品牌,故宫设立了“故宫学院”,且在全国设立了十几所分院,旨在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文博行业人才。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进入社区、学校举办教学活动,与学校合作编写综合实践教材,故宫文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到人们的身边。故宫的展览也源源不断地走出红墙:过去6年里,一共有135项展览走出红墙,走向世界各地,有力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场所,故宫向世界敞开了宽阔的怀抱。故宫每个月都会接待外宾,还积极引进来自法国、瑞典、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优秀展览。故宫知识教学活动在马耳他、新加坡、泰国甚至皇家加勒比邮轮上开展,许多外国孩子也爱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博物馆协会和国际文物修复协会也选择在故宫设立全球唯一的培训机构,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国际间的交流。

   
    “我们清楚,开放再多的区域,接待再多的观众,真正到故宫来的观众仍占全球人口很小的一部分”。怎么样让故宫的千万观众变成亿万观众,这是单霁翔思索的问题。时代在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故宫博物院勇立潮头,志在建立全世界最健全的博物馆平台——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参观网上展览,还可以查阅到任何一件藏品的信息。而线下,故宫博物院优秀精美的文创产品让文物换种方式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也让故宫文化传递到更多人的身边。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单霁翔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时刻牢记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相信只要有文化自信,我们的民族、每一个社会的单位、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灿烂的未来。”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单霁翔首先回答了文学院的一位女同学关于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之间的关系的提问: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本身就是同根同源的。在战争时期的迁移过程中,被迁文物未损一件,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台北故宫的存在,也是我们故宫精神的见证。随后,来自外国语学院的一位男同学向单霁翔问道:“您认为故宫博物院与世界上其他四大博物院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单霁翔回答:“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大多是现代建筑、古代藏品,而故宫博物院是古建筑与文物共同展示,且绝大部分展品都在讲述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从珍贵藏品的数量、开放力度和接待人数来看,我们当得起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赞誉,但是我们还要在宣传上加倍努力,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扩大宣传,用生动的方式宣传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